欢迎来到—吾爱奈飞

媒体报道

生态文明建设|海南生态省是这样诞生的

更新时间:2018-12-14  浏览次数:1279

   “‘生态省’这个理念不是我一人想出来的,也不是我一个人促成的。在我之前或在我之后都有人在想、在做,在呼吁、在实干。”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见到颜家安博士时,他一边整理关于生态省建设的资料一边说道。

     颜家安是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原副主委,曾任海南省第三、第四、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97年,颜家安着手准备题目为《生态省:海南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的论文,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生态省”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海南省政协第二届第一次全委会提案,建议最终得到省委、省政府采纳。1999年3月30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海南为全国生态示范省。

    20余载过去,发轫于海南的生态省建设实践“接力棒”没有中断,而是一任接一任、一棒传一棒,我省不断构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



          

 直面发展与保护的难题

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敏感脆弱,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题目是当时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主委王辉丰提出来的。”颜家安回忆说,1997年10月,在一次研究1998年省政协全会发言和提案的主任委员会上,与会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七八个供参考的题目。他从中选择了两个题目:一个是医疗改革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

     1988年,颜家安初到海南后一直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对王辉丰提出的这个题目很有兴趣。

    “结合我省实际来看,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敏感脆弱,如何保护海南生态环境、如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能损害后代人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事关现实和发展全局的问题。”颜家安分析说。

     决定这一提案研究题目后,关键难点在于选择哪个写作角度:是泛泛而谈,还是另出新意?

    为此,颜家安和他的助手颜敏,决定从调研和案头工作做起,摸索突破思路。除调研外,他们还用一封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办公室开的介绍信,辗转到当时的海南省国土海洋环境资源厅,以及海南师范学院(现海南师范大学)等单位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的重要资料。

    “我们去拜访钟义,他是海南师范学院的教授,1990年3月曾参加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他给了我们一本《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文集》。这是一本很重要的文献,对最终提案撰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颜家安说,特别是其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中国代表莫其瑞的“环境优先论”,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保护发展战略部主任格林的“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来管理整个发展过程论”等观点,对他们的启发尤其大。

     “海南是独立的地理单元,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是最大难题,需要打破常规,选择建设生态省,统筹性更强,高度更高,力度也更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有从上到下的‘一揽子计划’。”颜家安说,当时我国已开展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市(县)的建设工作,但省域级别的生态建设还没有,于是,一个大胆的新想法在他们脑海中逐渐酝酿而成——海南要建生态省!







 

形成全省生态保护的共识

从一篇论文到最终成为省人大决定,“生态省”概念凝聚着集体智慧

    有了这一想法后,颜家安和颜敏开始梳理消化前期搜集的5万多字的文字资料,着手写论文。1998年春节前,论文初稿完成。正是在这篇8000余字的论文中,他们提出要“把海南建成具有全国和国际示范意义的生态省”。

    1998年2月,省政协第三届一次全会召开在即,颜家安和颜敏决定把论文整理成题为《关于把海南建成全国生态经济示范省的建议》的四份文本,分别作为送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参阅件,中共海南省委召开的民主党派献计献策会议发言稿,海南省政协三届一次全会发言稿,以及海南省政协三届一次全会提案。

    1998年4月24日,在海南省政协三届一次全会上,王辉丰代表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在大会上宣读了这份建议。当时,《海南日报》还摘要发表了关于“生态省”的观点。

    “生态省的提出是许多有识之士共同思考的结果,我和颜敏只不过做了些整理、概括、提炼、加工的工作。”生态省建设20多年来,颜家安始终认为,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提案背后有无数人在共同为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出力。

    曾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刘元卿,在1999年初起草了《关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省的议案》,当时,林明玉、王信田、徐经国、毛平等14名人大代表在议案上签名后,提交会议审议。

    “议案提交议案审查委员会后,被列为重要议案。在接下来的几天会议中,建设生态省议案受到代表们的热议。”刘元卿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得到关注的生态省建设,开启一路快马加鞭的征程——

    1999年2月,省人大二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海南生态省的决定》。同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海南为全国生态示范省。全国生态示范省获批四个月后,1999年7月30日,省人大二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至此,海南建设生态示范省正式启动。

    “省人大二届二次会议召开时是2月,会场外虽有初春凉意,但会场内气氛热烈、掌声四起,会议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等六项决议和《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代表们都很关注。”当时参加会议报道的海南日报记者,现任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总经理翁朝健回忆说。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生态省建设这一创举的背后,有着深沉冷静的思考。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这片土地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在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拥有的最宝贵财富,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最坚实依托。”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小刚表示。回眸这一历程,海南充分认识到岛屿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特殊性,这样的生态资源一旦被破坏,将很难修复。

    “把海南建成具有全国和国际示范意义的生态经济省,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是片面强调生态而不注重发展经济,而是变消极被动地保护生态环境为积极主动建设性地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重综合效益、规模效益和长期效益……”

    20多年前,这些字迹被记录在那份提案的纸张上。20多年后,纸张早已泛黄,可上面的印刷文字和手写的笔记,依旧清晰。在颜家安的书柜中,这些资料一直完好地保存着。

    在这方书柜里,同样被珍藏的,还有很多与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资料记忆——

    在提出建设“生态省”9年后,2007年,省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2年后,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启动,我省以生态优化主导的发展进程,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成为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

    绿水青山,积蓄着巨大的能量。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习总书记嘱托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2017年4月,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坚持生态立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要从源头上把好生态关,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不久后,省委七届二次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系统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保障,成为指导海南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在生态这条路上,海南没有改变方向,一直前行。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海南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单独提出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为海南新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如今,我省正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发轫于海南的生态省实践,将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美丽烙印在时光年轮里,并树起一座路标,启示未来。